洛阳农林科学院安排专家教授油葵栽培技能
8月7日立秋,酷日当头,在洛宁县上戈镇杜河村的山坡上,大片的油葵向日怒放。乡民杜金财站在自家的油葵田里,看着一棵棵油葵被丰满的花盘压低了头,乐得合不拢嘴。
8月7日立秋,酷日当头,在洛宁县上戈镇杜河村的山坡上,大片的油葵向日怒放。乡民杜金财站在自家的油葵田里,看着一棵棵油葵被丰满的花盘压低了头,乐得合不拢嘴。
8月7日立秋,酷日当头,在洛宁县上戈镇杜河村的山坡上,大片的油葵向日怒放。乡民杜金财站在自家的油葵田里,看着一棵棵油葵被丰满的花盘压低了头,乐得合不拢嘴。
在这个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短少年青劳动力的山村里,油葵栽培为乡民增收致富带来了新期望。
与其他山村相同,杜河村罕见平坦的犁地,村里也短少水源,乡民只能“靠天吃饭”。村里的年青人大多外出打工,村里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本年70岁的杜金财家里有十几亩坡地,他想把地种好,但无能为力。几年前,在洛阳农林科学院派驻杜河村扶贫干部的带领下,杜金财第一次触摸到了油葵。
“油葵抗旱能力强,对水肥要求低,耕种后办理也省心省力,对我来说,栽培油葵再适宜不过了。”杜金财说,油葵在每年麦收后栽培,与玉米栽培期相同,栽培危险却比玉米低了不少,收益更安稳,在测验之后,他很快用油葵替代了玉米。
近年,洛阳农林科学院向日葵课题组专家经常到杜河村教授乡民油葵栽培技能,推动农业产业系统调整,乡民也在油葵栽培中尝到了甜头,杜河村油葵栽培培育面积从开始的100亩现已扩展到了300亩,跟着油葵收成的,还有杜河村乡民增收致富的决心。
“曾经村里种得少,每年收成后,大伙儿都把葵花子榨油自家吃了,又健康又定心,还省下了买油钱。现在咱们村油葵的栽培规划渐渐的变大,咱们计划向外出售。”杜河村党支部书记刘运智说,本年洛阳农林科学院为村里供给了榨油设备,免费供乡民运用,并引导乡民依托村里的农业合作社,拓荒了油葵及其他特种农产品增收的新途径。将来,乡民收成的葵花子能够一致榨油、包装,然后对外出售,依照市场价10元一斤油核算,每亩产量可达1300元。
不仅如此,在洛阳农林科学院扶贫干部的引导下,乡民对油葵增收的远景看好。“咱这儿还有青山美景,县里为咱们修的出产路途刚好围绕着大片的油葵田,咱们往后的方针是开展观光农业,招引游客,进一步拉动村里的收入增加。”刘运智神往着,到那时,这遍地金黄的油葵,将成为遍地“黄金”。(洛阳日报记者 郭秩铭 通讯员 张向召 文/图)
上一篇: 岗站技能服务形式促农增收